爱普生压电喷头行业资讯
2024-05-03
图1. B/S架构 2.2 两层C/S架构 两层C/S 结构如图2所示。在这种架构中,服务器一般是指数据库服务器,而客户机一般是指PC 机,服务器与客户机之间通过局域网连接。客户机上运行处理业务逻辑的应用软件,同时客户机上的软件还负责图形用户界面的处理。当客户机需要获取数据或更新数据时,它通过网络向服务器发出请求,一般这种请求是SQL 语句或对数据库中存储过程的调用,服务器接受客户机的请求后通过对数据库的操作,将完成后的结果再通过网络返回给客户机,客户机把显示结果显示在图形用户界面上。 2.3 B/S和C/S的比较
图2 两层C/S架构 从性能上分析,无论是B/S还是C/S它们各有优点,都是当前非常重要的计算架构。B/S的优势在于适用于Internet、维护工作量小;而C/S的优势是运行速度快、数据安全性高、人机交互方便等。正因为二者各有所长,导致它们无法相互取代。例如,对于以浏览为主、录入简单的应用程序,B/S技术有很大的优势,现在遍及全球的Web网站就是明证;而对于交互复杂的ERP等企业级应用,B/S则很难胜任,从全球范围看,成熟的ERP产品大多采用二层或三层C/S架构,B/S的ERP产品并不多见。 这里两种结构有各自的特性和优缺点,又不能简单地相互替代,最好就是找到一种技术,能够将两者有效地结合,充分体现这两者的优点,这种方式就是下面将要介绍的智能客户端的模式。 2.4 智能客户端: 智能客户端技术完全是基于Web的应用体系,既不属于C/S,也不属于B/S,应该是兼具二者的优势。 和B/S或C/S相比,智能客户端技术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总结起来可以概括为三点: 本地资源充分利用和享受本地用户体验 具备离线连接能力 智能部署和自动更新 在企业或Internet范围内,智能客户端应用程序能够轻松地与系统连接并与之进行数据交换。Web 服务使智能客户端解决方案能够利用行业标准协议(例如,XML、HTTP 和 SOAP)来与任何类型的远程系统交换信息。更为重要的是,无论是否连接到 Internet,智能客户端应用程序都可以正常工作:连接到internet时,作为普通的终端使用;断开internet后,智能客户端可以依靠本地的数据库和应用程序独立运作,并保存数据以便连上internet后自动上传更新。这样就一定程度上排除了网络问题对终端正常工作的影响,使终端使用起来更加方便[4]。3.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智能终端 本文提出的这种嵌入式平台的智能终端在网络方面结合B/S架构和C/S架构的优点,充分体现智能客户端技术的优势,尽可能的将终端对网络的依赖性降低到最小;在硬件构造方面体现了嵌入式系统的特色和优势。综合来讲,这种智能终端造价低,可靠性好,功能专一,抗干扰性强,扩展性好,软件的可移植性强,又可以在线和离线结合使用,更加灵活方便。 在设计终端应用程序时,对于数据处理的体系结构,有两种概括性的方法:以数据为中心的方法和面向服务的方法(如图3)。
图3 面向服务的方法(左)和以数据为中心的方法(右) 使用以数据为中心的策略的应用程序具有一个在客户端上本地安装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RDBMS),并且使用该数据库系统的内置功能将本地数据更改传回服务器,处理同步过程,并检测和解决任何数据冲突。 使用面向服务方法的应用程序将信息存储在消息中,并且当客户端脱机时将这些消息排列到队列中。在重新建立连接以后,排队的消息将被发送到服务器进行处理[5]。 由于本文是建立离线与在线相结合的智能终端,于是采取面向服务的方法,当网络不好的时候,就采取离线的方式,该终端就作为一台独立的数据采集处理器使用,数据库和应用程序等都在本地存储介质中,即可以执行根连接internet时相同的业务功能,不同点是将数据存到了本地数据库,并且将离线这段时间的交易数据等有效信息保存在特定文件中,等待在线时自动上传这些数据。当连接internet的时候,这套智能终端就是一台浏览器终端,浏览远程服务器提供的网络服务,执行相应的输入输出和数据处理操作,此时,数据库等都在后台远程服务器上,所有交易数据都实时地传送到后台服务器的数据库和相应的文件中,同时,离线时在本地存储的数据文件也将在此时自动传送到后台指定的接收缓存区域,经过后台服务器简单处理后也添加到数据库或相应的文件中。采取以上措施形成间断性在线的工作模式,将网络对终端的影响将为最低。4. 总结 通过比较分析,本文阐述了融合了嵌入式技术和集B/S架构、C/S架构优势于一体的智能客户端两者的优势,并结合面向服务的数据处理的体系结构,构造了基于嵌入式平台的智能终端。该终端克服了传统的终端对网络的极度依赖性,又融合了先进的嵌入式技术,使该终端功能专一、结构紧凑、操作简便、价格低廉,在性能不变的基础上,提高了实用性,并降低了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