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普生压电喷头行业资讯
2024-05-03
10个功能模块可以灵活组合,实现多种功能。例如,一台温度变送器可配置一个输入(AI)功能模块,一台控制阀可配置一个PID功能模块和一个输出(AO)功能模块,如此,一个控制回路仅用一台变送器和一台控制阀就构成了,如图1所示。
必须指出的是,功能模块的配置与组合,取决于对被控对象所采取的控制策略,功能模块的采用,是随系统的控制方案而异的。 4 现场总线智能仪表控制系统 过程控制系统的发展经历了单回路反馈控制、集散型控制、现场总线控制等技术变革,系统的结构经历了气动、电动、直接数字控制和分布式控制几个阶段,正在迈向现场总线网络控制系统,系统的应用则经历了单机自动化、机组自动化和综合自动化几个阶段, 正在朝着管控一体化方向发展。早期的单回路PID控制,它以经典控制理论为基础,一直是工业过程控制的主要手段;随着复杂工业控制的要求,逐步发展了串级、比值、前馈、均匀等复杂控制系统;随着以状态空间方法为主体的现代控制理论的产生, 出现了状态反馈、解耦控制、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等控制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工业控制中的广泛应用,出现了分散控制系统DCS和PLC可编程控制器为代表的新型控制系统;人工智能的发展为控制领域带来了新的突破,工业控制中出现了先进控制技术和先进控制系统。先进控制软件,形成了集硬件和软件一体化的全厂综合自动化的全面解决方案。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工业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实用性,因而所组建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个从现场控制到企业管理全方位的、一体化的自动化解决方案。以下列举几种现场总线智能仪表控制系统的实例: (1) 由多变量变送器构成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多变量变送器,可以接受多个输入参数,能够对多个参数进行测量。如可以测量流体温度、压力、差压,并能根据流体的温度、压力、压差和流体类型精确地得出流体的流量。 一种与现场总线匹配的多变量变送器的构成原理框图如图2所示,现场传感器的多参数信号,经多路输入可编程放大器送入A/D转换单元,变送器的核心微处理器系统负责放大器放大倍数的选择,实现数据采集和处理,并对液晶显示、变送器键盘、现场总线等部分的接口进行配置。
现场总线采用LON总线, 为了充分利用TP/FT-10模块的网络通信功能,变送器采用双CPU设计,即使用8位微处理芯片89C51与神经元芯片共同完成各种控制。TP/FT-10模块主要提供LON网络通信功能,89C51完成现场控制功能,如图3所示。神经元芯片和89C51之间的数据交换通过异步串行通信来实现。 [align=center]
图3 双CPU多变量变送器结构框图[/align] (2) 由智能泵控制器构成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众所周知,泵在工业控制系统中使用极为广泛,绝大多数流程工业都必须使用泵。随着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在工业企业中的应用,原有的泵,因没有参数监控功能、不能与现场总线控制系统配套应用,已不能满足现代工业系统的要求,迫切需要生产支持现场总线的、具有参数监控功能的智能泵。要使泵的性能能够支持现场总线,并具有参数的监控功能,必需研制智能泵控制器。 智能泵控制器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主要是:与现场总线的连接接口,使之具有与现场总线通信的功能;对泵的主要参数如流量、扬程、转速、功率、效率、轴承温度、进口压力、出口压力等进行监控的能力,即具有进行参数显示和控制的功能,因而它必须是数字式系统。智能泵与普通泵的本质区别在于:普通泵不能感受自身工作状态并作出自我调节和控制,而智能泵不但具有现场总线的功能,而且可通过传感器对其工作参数和状态参数进行测量,再把测量结果输入微处理器并进行自动控制。由于泵的工作参数和状态参数有很多,选择一些重要的参数进行测量是非常必要的,从而使智能泵具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泵的主要参数有:流量、扬程、转速、功率、效率等。 在FCS系统中,智能泵控制器以从设备的方式,按规范与现场总线接口(Anybus-s)进行数据交换,并在现场总线组态下运行具体的设备和进行监控。智能控制器具有本地操作的人机界面(操作键和LCD显示屏),并能进行远程操作。 智能泵控制器具有一个通信标准为485或RS232接口。还配置了一个现场总现接口,它是一个34芯孔的连接插座,可直接与Device Net的Anybus卡连接或通过自制的DPRAM接口卡与Profibus-DP的IM183卡连接。W78E58可以通过此口将需发送的信息写入Anybus的DPRAM或自制的DPRAM接口卡上的DPRAM中。同时也可以通过此口将上位机发来的信息从Anybus的DPRAM或自制的DPRAM接口的DPRAM中读出。实现Device Net或Profibus-DP形式的现场总线网络连接。智能泵控制器具有一个通信标准的RS232接口,它是由W78E58通过扩展的串行接口(8250)而配置的,并使8250的SIN,SOUT端与 MAX232C相连,完成TTL与RS232电平的转换。智能泵控制器还配置了一个现场总现接口,它是通过50芯孔的连接插座与IM183(Profibus-DP)或者34芯孔的连接插座与Anybus(Device Net)卡连接的并行通信口,W78E58可以通过此口将需发送的信息写入IM183上的双口RAM。同时也可以通过此口向上位机发来的信息从IM183的双口RAM中读出。实现Profibus-DP或Device Net形式的现场总线网络配置。 智能泵控制器的总线接口在DeviceNet系统中,是选用DeviceNet的总线接口Anybus-s模板。智能控制器中设计了与Anybus-s的通信接口。Anybus-s通信模块提供给开发者并行和串行两种开发方式。在此我们采用并行开发方式,通信模块提供一个2K字节的双端口RAM作为公共数据缓冲区为Anybus端和应用程序端进行数据交换服务。双口RAM可作为外部数据存储区由应用端CPU进行外部寻址并读写数据,当CPU写次高位字节寄存器7FEh(application status register)时,双口RAM会产生中断通知Anybus端对相关区域数据进行处理。当读高位字节寄存器7FFh(anybus status register)时会清Anybus端写高位字节寄存器时产生的中断信号。依靠这两个寄存器应用和anybus端进行交换数据和报文时的握手。 智能泵控制器的软件设计采用结构化和模块化设计方法。主要分为监控程序和中断服务程序两大部分,每一部分又由许多功能模块构成。以DL144-18X2型普通水泵为对象,在软件的控制下,自动监测其流量、压力、温度等参数,并根据控制要求,控制泵机输出,实现对泵的自动调节和控制。 智能泵控制方案,设计成两种类型:即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开环控制时,控制器对泵的参数进行监测,并实时显示各参数值。闭环控制时,控制器对流量或扬程进行控制。 示范系统总体体系结构如图4所示。 [align=center]
图4 智能泵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系统[/align] 系统的智能泵控制器(下位机)将现场参数信息传送至上位机,上位机接收信息显示在界面上。上位机在获得控制权后亦可进行直接远程操作。 (3) 由智能阀构成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在工业控制系统中,阀门的使用十分广泛也十分重要。但常规的阀门是不支持现场总线的,不能用于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在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中必须使用智能阀。因此,必须使常规的阀门成为现场总线智能仪表,成为现场总线智能阀。图5是一种基于Device Net现场总线的智能阀控制系统。
系统通过传感器对阀门的工作参数进行测量,再把测量结果输入单片机进行处理,单片机发出的开、关、停等控制信号直接对阀门进行本地控制。还可以由主机通过DeviceNet现场总线向从机发送控制信号,由充当从机的单片机对阀门进行调节, 实现远程控制。 系统主机部分由组态软件、OPC接口和DeviceNet总线适配器构成。从机由单片机系统、总线从接口、I/O接口以及键盘和LCD显示等模块组成。单片机系统实现对外围各个模块的控制, 总线从接口是Device Net总线的从通信模块, 通过它把传感器、执行器与Device Net现场总线连接起来。输入、输出接口将测量数据进行转换和将控制信号输出到执行器, 实现对设备的控制。键盘和LCD显示实现系统参数的设定、修改、显示等功能。系统具有本地控制和远程控制两大功能。本地控制时单片机通过数据采集电路不断采集阀门的行程、轴承温度等数据, 并作出控制决策, 驱动设备的运行。远程控制则是从机通过总线传给主机供主机监测,而主机发送阀门的开、关命令给从机由从机直接控制,实现远程控制操作。 一般说来,电动执行机构是一种系统终端控制仪表,它根据控制电信号,直接操作改变阀的开度,利用微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实现双向通信、PID调节、在线自动标定、自校正与自诊断等多种控制技术所要求的功能。5 结束语 现场总线智能仪表,以能进行双向数字通信、具备自诊断功能、能远程对仪表的组态数据进行修改等为其主要特点,以数字化、网络化为其技术内涵,把现场仪表带到一个全新的阶段。目前, 由于现场总线多标准并存, 现场总线智能仪表通信协议很难统一。因而,它将像现场总线一样,朝着开放系统、统一标准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维琴等. 用于现场总线的智能泵控制器[J]. 世界仪表与自动化, 2003,1.7(.6). [2] 裘玉瑞. 现场总线智能仪表功能模块[J]. 世界仪表与自动化, 2001,1.5(.9). [3] 边宁宁等. 一种基于现场总线的智能阀控制系统[J]. 自动化仪表, 2002,23(.9).



